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大型风电叶片弯曲-扭转耦合破坏研究获进展

2016-11-9 11:36:23      点击:

在风电机组大型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下,叶片变得更加细长,其扭转频率不断降低。在大型叶片运行的过程中,低阶弯曲模态常常与扭转模态相互耦合,叶片受力形式更加复杂,为叶片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新的挑战。

围绕大型叶片结构强度这一课题,现有国际学术研究普遍考虑叶片在弯曲荷载下的极限结构响应,在研究方法上,还以局部应变测量和破坏现象观测为主,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学术争议广泛存在。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周密的试验设计,建立了宏观结构破坏现象和微观材料破坏特征的跨尺度定量关联。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国际上首次大型叶片结构弯扭耦合下全尺度结构的极限破坏试验,全面揭示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状态(接触)非线性三大固体力学基本非线性现象在大型叶片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强耦合相互作用关系。

              图1 大型风电叶片弯扭耦合荷载下全尺度结构破坏试验 

通过该项研究,研究人员澄清了空心截面扁平化现象,即Brazier效应,不是大型叶片结构破坏的主导因素,指出大型风电叶片结构非线性屈曲是驱动整个破坏过程的本质因素,而接触非线性则是决定叶片破坏位置和破坏强度的重要外部条件;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较小的扭转荷载也会对大型叶片结构的破坏模式和后屈曲响应产生重要影响,为大型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图2 弯扭耦合荷载下大型风电叶片结构破坏机理示意图

学术成果在《复合材料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s)发表,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5468)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51303)支持。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绿色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占比还在不断提高。我国公布了2013年中将会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这将会更好的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

风电制造行业是有限元分析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风能由于其经济,可再生性以及研究相对成熟在国内外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在风电领域投入巨资进行产业扶持,鉴于目前制造业的困境,如何能够更精细进行设计,提高研发能力应对未来的竞争是摆在每个风机制造商面前的首要问题,风力发电设备中的采用复合材料的叶片设计分析优化,塔筒模态分析,齿轮箱及其构件以及轮毂设计等各种接触、非线性分析等是深入、复杂课题,需要多门学科知识方法的综合应用。

针对风电制造领域关注的各种线性、非线性、接触,模态等静力,动力学问题,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有针对性的提供了相应的分析解决方案。Abaqus的有限元分析能力已经被全球知名风机制造商及其相关项目服务商,科研单位检验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上海凸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风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风电行业中最关键的问题主要是模型的合理简化、轴承的模拟、叶片复合材料的模拟、螺栓连接、焊缝疲劳分析以及大量的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分析。Ansa作为专业的前处理软件,可以为风电行业提供快速高质量的六面体网格模型,从而在网格上保证计算的精度和速度。Abaqus作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在风电行业具有强大的优势。针对风电行业中的大型的轴承模型,提供了完美的间隙单元解决方案,可以定义大量的参数对轴承进行合理的简化假设,不仅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更能考虑的计算的经济性;针对复合材料abaqus更是提供了强大的复合材料铺层模拟技术;风电行业的螺栓连接更是计算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螺栓是实体模型还是简化模型,abaqus都能够准确的模拟螺栓预紧力的情况,保证计算的真实性;针对风电行业中存在的大量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更是abaqus的强项,可以充分考虑几何变形所引起的几何非线性,以及大量接触边界所产生的非线性,通过先进的自动增量技术及其它控制技术,实现非线性的快速收敛求解。